于成龙在黄州时期,当地几次大旱。灾荒严重时,于成龙为节约粮食救济饥民,宁可自己吃糠粥,这“粥”被百姓颂赞为“于公粥”,民间曾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。
康熙十年(1671),黄州大旱,颗粒无收,很多老百姓家里都揭不开锅了。于成龙号召:“勿使一民饿死!”一边通过官府的方式,开仓粜米,赈济灾民;一边四处奔走,劝谕富豪人家慷慨解囊,买米赈济。于成龙自己,也把平时节约出的银子捐献出来,买谷买米,救济穷人。
歧亭有位姓周的世家子弟,家道中落,生活艰难。到这年八月,家中彻底断炊,老婆孩子啼饥不已。这姓周的拘于身份,不好意思外出讨饭。于成龙知道后,买稻谷两石,给周家送了过去,以解燃眉之急。
于成龙做正五品的官,一年俸禄才八十两银子,总这样捐助别人,自己的生活可怎么办呢?饥荒严重的那些天,他自己也穷得揭不开锅了,不得已,把自己平时乘骑的一匹骡子卖了十俩银子,换得白米,一刻功夫就分给了饥民,只留下一点点,主仆们勉强度日。但是,这点米太少,不够蒸干饭,只能熬成稀饭,而稀饭又吃不饱肚子。于成龙就亲自把舂米剩的糠皮炒熟磨碎,稀饭快熟时撒进去,熬成粥充饥。好在他素能吃苦,平时粗茶淡饭,青菜豆腐,土豆萝卜习以为常,现在加点糠添稠,也能挺得过。
他吃糠粥,仆人当然也要吃了。有时客人来了,没有好饭招待,便一起吃糠粥,这样“于公粥”名声就传出去了,而且越传越远。
有一回,朋友来访,见了糠粥不肯吃。于成龙笑着说:“这糠粥啊,在贫穷人家是家常便饭,在官吏则是稀罕物。我是很喜欢吃的,改天到你家,你要不给我煮糠粥,我一定要罚你出钱赈济灾民。”
还有位叫鲁晟的黄冈籍举人,是京城太学生,此番回乡探亲,听到了“于公粥”的美名,很想尝尝。
这天,鲁举人起了个大早,专门从黄州乘船赶到歧亭,风风火火跑到府衙,也就是早晨七八点钟的光景。可是门房说,于知府已经骑着毛驴下乡去了。他感到很失望,踯躅着不愿离去。
门房以为他有什么大事找知府,便问:“大才子,你找于知府有什么事?”
鲁晟回答:“大事倒没有,我就是想在回京前,尝尝远近闻名的‘于公粥’。”
“你真的想吃?”骨瘦如竹的门房见面前这位后生才子
点点头,一副渴望的神态,便道,“这粥,我这里正好有一碗,本来是于大人留着要中午吃的,因为下乡路远赶不回来,就送给了我。”
门房迟疑地看看面前这个细皮嫩肉的文弱书生,加重语气提醒道:“这‘于公粥’很特别,恐怕你不对口味,吃不惯!”
“放心,我走遍大江南北,吃遍山珍海味,什么都适应。”鲁晟兴匆匆地说。
于是,门房端来了那碗还微微冒着热气的“于公粥”。
鲁晟大喜,端过这用粗碗盛着的粥,仔细端详。看起来这粥稠稠的,有青的、白的、黄的、红的,琳琅满目,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。鲁举人一拍桌子道:“这粥色香俱全,味道肯定妙极了!”为了品尝闻名的“于公粥”,他特意早上没有吃饭。此刻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。于是他拿起筷子,大口大口往嘴里拔拉。
突然,他被这“于公粥”噎住了。噎得仰头伸脖,如同鹭鸶,使劲咽,眼泪都冒了出来,仍是咽不下去。
他觉得似乎有两层皮绊住了自己的舌头。于是将这皮从嘴里拉出来一看,原来是没削皮的土豆块和红薯块。又觉得难以下咽是因为有粗粝的东西难以咬碎,吐出来一看,原来是麸皮。最讨厌的是,还有一种坚韧而尖锐的东西刺得口舌生疼,“噗”吐在地上,一看却是细碎的谷糠。天哪,怪不得这么难吃,原来里面净是些杂七杂八的东西!这哪是人吃的?简直是猪食!!
这下他终于明白了,这“于公粥”竟是地地道道的“于糠粥”呀!他被震撼了!
门房心疼道:“于知府为了节省口粮,救济穷困百姓,才吃的糠粥啊!”
鲁举人不禁由衷地升起一种无比的崇敬。想到于知府灾荒年要天天吃“于公粥”,而自己特地赶到这里,却一口也没有咽下去,还糟蹋一些,于是硬着头皮,下定决心,慢慢地吃下几口。好不容易花了半个多时辰吃完这碗“于公粥”,他已是泪流满面,喃喃道:“于公,您真是好样的!”
鲁晟还听说了于公平时早餐只吃豆腐脑和黄州百姓称他为“半鸭知县”的事,对于成龙更加佩服的五体投地。
回京后,鲁举人常常提起于公而感慨落泪,后来写了一篇散文《“于公粥”赞》。文中盛赞于成龙:
于公豆腐量太狭,长子临行割半鸭。
要得清廉分数足,唯学于公食糠粥。
很快这首歌谣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,百姓送他又一个外号“于糠粥”。